为何中国没有“牛顿”?李政道在东西方思想中找答案
发布日期:2024-10-06 16:24
来源类型:车讯精选 | 作者:李明霖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澳门六开彩免费精准大全】 |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 【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 【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五码必中】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 【澳门三肖三码精准100%结果】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当地时间8月4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家中辞世,享年98岁。8月13日晚,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布公告称,“深切缅怀李政道先生”专题网站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此之前,8月11日,李政道先生追思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中国学界代表与会缅怀。另一场“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将于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上午在上海举行。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等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人首获这一世界最高科学荣誉。
▲1968年,李政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演讲。(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心通天宇,情系华夏
1926年,李政道生于上海。15岁时,他离家求学,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留学。
李政道在浙大打开求索物理的大门。虽然仅在浙大求学一年,但对于母校感情十分深厚。在浙江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李政道深情表白母校:“我在浙大读书虽然只有一年,但追寻西迁的浙大却用了三个年头,青春岁月中的四个年头我是与浙大紧密相连的,以此为起点,物理成了我的生活方式。”
李政道始终牵挂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自1972年起,李政道多次回国讲学,调研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思考人才培养模式。1979年,李政道应邀为中国科学院讲课。之后,他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900余名中国学生通过该计划赴美攻读物理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联合发布的讣告说,李政道先生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用近百年的物理人生谱写出不朽的传奇华章。
沟通中美,激励华人
《中国科学报》刊文称,或许李政道对于中国科学事业最长远的科学遗产当数CUSPEA。1980年,李大西通过该计划进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学习。李大西回忆道,那时,中国尚未开设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托福考试等标准化考试。由于缺少客观可行的评价体系,美国高校对中国学生缺乏了解。通过这个项目,中国学生拥有了出国学习的机会。出国后,中国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打破了美国高校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李政道(右)与李大西(中)。(图片来自中新网)
“我上过李先生的两门课程,每次讲课,他都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理论,并联系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现担任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的李大西说,“李先生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备课,一直到6点多。他早餐后就到课室,从9点上课到12点,然后和我们共进午餐,解答各种问题。他下午经常要出席会议,进行学术交流,晚上还要继续看论文、进行研究。”
“他总能从复杂问题中洞见物理本质。”美国中美教育基金董事田长桉说,听李政道的讲座,他总能将复杂的物理学讲得让人入迷。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以及科学人才培养倾其所有。
李政道是物理学家,亦是华侨华人的榜样。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表示:“他展示了华人的无限可能,也给了华人学者勇攀科学高峰的底气。”
▲8月6日,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师生自发悼念校友李政道。(图片来自中新社)
格物致理,求是创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李政道很早就意识到了发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年逾九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回忆说:“在1978年所里举行的一次小型座谈会上,李先生就指出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让我们奋起直追。”
就中国的古代科学而言,成就绝对可以和西方的古代科学成就相提并论。但15、16世纪以后,为什么在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而在中国却没能产生?李政道生前曾强调:“这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他以培根和王阳明举例——培根开创了实验科学,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则出了位大思想家王阳明。王阳明尊重中国古老传统的“格物致知”原则,这与当时培根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认为只要对事物加以仔细观察剖析,就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问题是“格”什么“物”,怎么“格”?李政道说,这两位东西方思想家找到的对象全然不一样。王阳明“格”的物是他窗前的竹子。细想王阳明“格”竹子也有道理,因为竹子可以吃、可以用,而且生长得快,可以看到它怎么生长。不过,仅此而已。竹子不具有基础科学的普遍性,王阳明个人可能不熟悉中国古代以及汉代以来的科学实验手段,也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自然也不会得出新的、在竹子以外的科学研究结果。
但西方科学家则不是那样。李政道解释,他们“格”的“物”是太阳和地球,他们考虑的问题要宏观得多。一方面由于望远镜的发明,他们已做了大量的、新的天文观察;一方面他们又做了大胆的理论假设,把太阳变成了一个点,把地球也变成一个点,做了科学的简化,并通过很精密的计算和观测,提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得出了新的科学结论。
8月13日上线的缅怀李政道先生专题网站上,已有数百根蜡烛被点燃,有网民留下了“李先生走好”“先生千古”“高山仰止”“感谢您为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等悼念留言。斯人已逝,言犹在耳。李政道的一生践行求是创新之精神,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他的崇高风范将永远激励青年一代,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学高峰。(完)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科技日报》、《湖南日报》等
中岛芳树:
4秒前:▲李政道(右)与李大西(中)。
傅彪:
8秒前:1979年,李政道应邀为中国科学院讲课。
考特妮·霍普·特纳:
9秒前:▲1968年,李政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演讲。
可能かづ子:
5秒前:但15、16世纪以后,为什么在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而在中国却没能产生?